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活 > 正文

丰顺多措并举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 凝聚合力做好“种管收”服务

  • 2022-05-25 08:20:14 来源:南方日报

“田地若不集约起来,就没有种粮大户愿意来承包,这块田地仍旧是撂荒地。”看着撂荒地复耕后长势良好的秧苗,丰良镇副镇长彭献锋有感而发。在他手上,是厚厚一叠关于粮食安全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的工作资料。

农田成荒地,这一现象绝非丰良镇独有。着力解决“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的矛盾,切实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丰顺以“啃硬骨头”的干劲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产。

目前,丰顺全县已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8872.72亩,复种水稻1081.82亩,其他粮食5754.98亩。其中,连片15亩以上撂荒地已复耕5563.81亩。

然而,对比总的目标数据,丰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任务仍然艰巨,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巨大。

如何“啃”下撂荒地,拓宽农业发展空间,带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何种好地、多打粮,持续激活乡村土地资源,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一场关于“啃”荒的探索与实践,仍在丰顺不断深化、持续推进。

“啃”掉壁垒

激发内力破除“等靠要”思想

今年3月,丰顺县召开由县长主持的春耕生产工作推进会,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工作列入会议重要议程。会上,各镇(场)主要负责人签订了《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目标聚焦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耕地保护。

围绕目标抓落实,丰顺县各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认真摸清底数、层层压实责任,积极鼓励和引导村集体、种粮大户和农户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然而,要“啃”下撂荒地的“硬骨头”,就不得不面对撂荒土地复耕复种的壁垒。

从表面来看,田埂是撂荒土地复耕复种的资源壁垒。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巴掌田”,不能够打破田埂的界限,连片的土地资源整合工作就难以推进,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更是难上加难。

“这里一块田,那里一块地,甲愿意把田地拿出来,乙不愿意拿出来,土地资源不能有效整合,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就没希望。”一村干部直言,“啃”掉田埂,就是要做好宣传,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愿意参与撂荒土地的复耕复种,愿意把撂荒的土地拿出来。

从深层分析,内力是撂荒土地复耕复种的现实壁垒。一些群众虽有土地情结,却无能为力进行耕种,而亦有部分群众面对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工作,抱着“再等等再看看”,想着“政策还有哪些补贴”,念着“田地的租金还能再高点吗”,无形中形成“等靠要”思想。

“说实话,群众自己种田是很难赚钱的,但要让他们把田拿出来给别人种,他们又有顾虑。”对此,与群众常打交道的丰良镇仙洞村党支部书记冯田深有感触。

翻阅丰顺县撂荒地的统计数据,关于撂荒地的形成,无非有三:一是土地没肥力,耕作基础差,地力低、缺水等问题直接影响耕作;二是田分八九块、块块豆腐块,传统耕作耗时费力;三是田埂就是坎,流转工作就是难。

“万一公司不承包,我的土地要怎么还回来?”

“我的土地面积会不会减少?会不会被调到其他地方?田埂恢复谁来弄?”

“我家想种蔬菜,不参与这次集约可以吗?”……

群众的顾虑消除不了,激发内力就肯定没抓手。找准问题,才能因地制宜,“啃”掉壁垒,方能激发内力。

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合法合规流转耕地耕种,丰顺多条腿走路:一是支持有条件复耕的撂荒户,积极自主组织开展复耕复种;二是面对缺乏自行复耕的撂荒户,鼓励委托亲朋好友代耕代种、流转给当地种植大户或有意愿的专业合作社等复耕复种或者委托村委会进行连片流转。

与此同时,丰顺出台《丰顺县粮食安全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对耕地连续撂荒2年以上的,依照法律法规并引导承包农户复耕复种、代耕代管,或征得承包户同意由村集体集约,进行复耕复种;土地经营权流转受让方弃耕抛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应及时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自行复耕复种或重新流转。

“我们村利用航拍、测量仪器,为每一块田地标上号码,若将来不承包,将按照号码返还给村民,并用好公司的保证金,进行田埂的恢复。”潘田镇填江村党支部书记陈汉选介绍,由村党支部作为中间人,一系列有力的举措,打消了群众的顾虑。

“啃”掉壁垒,激发内力。当下,丰顺干群既“扯开嗓子”更“甩开膀子”,截至4月19日,全县春种春播面积超16.22万亩,完成率101.76%,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3.23万亩、大豆种植面积0.47万亩、其他粮食作物2.52万亩,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工作稳步推进。

“啃”出粮食

凝聚合力做好“种管收”服务

趁着空闲,丰良镇仙龙村党支部书记彭光辉带着村干部前往撂荒地的整治现场,查看进度、商量下一步复种工作。穿过杂草丛生的田埂,他们好不容易才寻找到一块能够站人的空地。

“这块田地约20亩,因为水源短缺早就被荒废了。”彭光辉说,别看这地方不大,涉及的农户就超过20户。“尽管户数多,但还是没有人愿意耕种。”

对于即将整治好的撂荒地,仙龙村“两委”班子早有了打算。

“如果要短时间让周边群众来复耕复种,是很难实现的。但我们不能等,就先以村集体的名义把这块田地集约起来发展集体经济,种植木薯或者玉米。”彭光辉介绍,届时将聘请周边群众进行劳作,逐步激发群众参与撂荒地的复耕复种工作的内生动力。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目标任务,丰顺县镇村合力,部门聚力,明确粮食生产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出台工作保障措施,对适宜种植水稻的优先种植水稻,对不适宜种植水稻的鼓励种植玉米、薯类、大豆等粮食作物,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

硬件支撑上,全县加快完善水利设施,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灌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改善耕作条件,提升宜机作业水平,改善撂荒地耕种条件,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技术服务上,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开展送技下乡活动,并保障农作物种子、肥料、农药等重点农资产品的安全供应,同步做好惠农政策的宣传与落地工作。

“镇上主要组织干部到各个村去走访调研,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把国家的政策宣传到位,保障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黄金镇党委委员陈志铠认为,撂荒地的复耕复种是一项复杂且必须完成的工作,只有土地产出粮食、产好粮食,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任务才算完成。

过去乃至当下,群众种地难赚钱都是群众不愿种地的主要原因。“都说农业靠天吃饭,天气不好那可能就亏本了。”一群众在谈及复耕复种问题时透露出自己的心声,表示并不是不愿耕种,而是不敢耕种。

这样的问题,曾经也困扰着回乡创业的陈杰河。

2020年,返乡的陈杰河成立丰顺县优粮农民专业合作社,集资230万元将黄金镇隍洞村、杨石村、埔东村3个村的荒田进行复耕复种。

“去年因为严重干旱、病虫害多,水稻基地产量受到影响,一年便亏损了20多万元。”说起撂荒地复耕复种路上的辛酸,陈杰河的语气充满无奈。尽管克服了复耕复种前期的重重困难,但复耕田的水稻产量,仍是悬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今年5月,一份农业保险让陈杰河打消了后顾之忧。“合作社与中国人寿财险广东省分公司签订了商业性撂荒复耕水稻种植区域产量保险,获得73万元风险保障,覆盖732亩农田。现在种粮有了兜底保障,我们流转撂荒地来复耕复种更有信心了。”

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忧愁,确保撂荒土地种得好、产出粮食、收入有保证,丰顺县多措并举,采取谁复耕、谁复种、奖励谁的原则,着力实现“撂荒地不荒,良田多产粮”。

“2022年,丰顺县财政将统筹安排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400万元,用于开展撂荒耕地进行复耕复种,积极引导鼓励农民种植粮食作物。”丰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所种植的作物必须加强田间管理,达到长势良好,丰产丰收,因管理不善,造成有种无收的不予奖补。

“啃”好产业

借助外力形成“稳保增”后劲

“这边的烟叶先采收,采收完的赶紧运到烤烟房烘干。”炎热的天气,为烟叶采收提供了有利条件。烟叶种植大户陈万新边安排采收作业,边查看采收烟叶品质。“今年新盘活了近90亩撂荒地进行烟稻轮种,总的收成还算可以。”

潘田镇素有“潘田十八坑,坑坑有米粜”的说法,水稻种植和烤烟种植是特色产业,却一直难以形成规模。

“过去我都是和群众直接租用的,也不是完全的连片,确实会影响更大规模的发展。”陈万新直言,土地流转集约是个棘手的问题,也是让他烦心的问题。

根据陈万新介绍,烟叶种植都是上半年完成的,下半年他便会将租来的田地返还群众。“群众就可以自由耕种,一般都是种植水稻和红薯。但不少群众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进行耕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造成土地撂荒。”

种一季荒一季,无疑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极容易形成更多新的撂荒地。看到问题所在,广州市海珠区派驻梅州丰顺潘田镇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聚焦产业振兴,于去年底引进广州市初心优品商业有限公司签订帮扶协议。

“按照帮扶协议,初心优品商业有限公司将在潘田镇进行规模化的晚稻种植,第一季度则交由当地的种烟大户进行烟叶种植。种植出来的优质水稻,还可以推动潘田米酒的生产,无形中就把乡村产业串起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邹德明介绍说,产业兴则乡村兴。发展乡村产业,土地资源是绕不过去的坎。

得益于“烟稻轮种”产业模式,潘田镇的土地资源逐步被整合起来,为水稻种植和烤烟种植提供更有利的基础条件,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更多保障。

在广州市初心优品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南斌看来,优质的农产品不仅能够提升线上平台的吸引力,也能帮助潘田镇形成品牌效应,激活农民种出好产品的积极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让产业效应逐步赋能乡村振兴,丰顺县在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中,更加注重用好帮扶力量,用好土地资源形成乡村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保粮食、稳就业、增收入,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俯瞰丰顺大地,更多关于“啃”荒的探索与实践正在进行着,更多产业在撂荒地上扎根延伸。

距离潘田镇不远的潭江镇,同样在紧抓撂荒地盘活上下功夫,推动初心优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潭江镇降福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签订撂荒地复垦复种水稻种植协议,让沉睡土地焕发新的活力。

以此为契机,潭江镇利用“公司+经联社+农户”的模式,推动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村里撂荒地、闲置地,充分调动企业、村集体、农民的积极性,带动潭江镇水稻、梅州柚、红薯,特别是高山生态茶等农业产业发展。

“进一步解决当地劳动力,真正做到带动村民增收、企业盈利、增加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四方共赢目标。”潭江镇党委书记卢科峰如是说。

一线见闻

田地生租金

务工得工资

“阿姨,你好厉害啊。一个上午采收了126斤,每斤五毛钱,给你现金63元。”在建桥镇建安村毛豆种植基地,负责人许国荣看着计重秤,在本子一笔一画记录着今天的采收情况。“今天上午采收了近五千斤,接下来还会继续增加人手,争取这周采收完。”

在他旁边,接过钱的周阿姨露出了笑容。“都是在家门口工作,现在家里也不忙,到基地干活还能补贴家用。”话语间,周阿姨麻利收拾好包装袋,准备回家休息。她说,她也过上在家门口上班的日子了。

和周阿姨一样,不少村民都没有想过眼前的撂荒地竟然能成为自己上班就业的地方。建安村党支部书记张运资介绍,近260亩的毛豆种植基地原来有三分之一都是撂荒地。“去年冬,村里面引进农业公司进行大规模毛豆种植,通过向村民租赁土地、吸收务工,引导企业联农带农、助农增收。”

按照种植计划,基地毛豆一年种植两季,每三年将会实行轮种,确保田地的可持续耕种。同时,逐步扩大种植规模,视情况建立加工厂。“他们既把田地租给我,又帮我务工,可以说我们是一个整体的不同部位,互惠互利。现在每天采收约一万斤,全部需要人工采收,才能确保采收的质量。”许国荣介绍,基地从今年一月份开始种植毛豆,平时需要的劳动力都是从周边的群众招聘,最多的时候有超50人在基地务工。

毋庸置疑,盘活撂荒地,最直接受益的是村民。“过去种地难赚钱,如今既可以获得出租土地的租金,又能赚到务工工资。”建桥镇党委副书记刘仪商介绍,将会在前期种植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更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流转集约模式,重点盘活撂荒土地。(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通讯员郑坤叶思琪卜优芬)

标签: 复耕复种 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 使用效率

推荐阅读

丰顺多措并举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 凝聚合力做好“种管收”服务

田地若不集约起来,就没有种粮大户愿意来承包,这块田地仍旧是撂荒地。看着撂荒地复耕后长势良好的秧苗...

黄江推进多项民生工程见实效 多个大型森林公园不断完善

从打通多条断头路,到稳步推进地铁项目建设;从打造一批市民游玩打卡点,到新建全市首个科技公园……2021...

哈尔滨出台系列惠企政策助企纾困稳经济促增长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哈尔滨市在帮助工业企业应对疫情影响方面有哪些惠企政策?5月22日,哈尔滨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哈...

2022年哈尔滨市科技活动周在云端启幕 为哈尔滨市“创新引领之都”建设提供全民支撑

5月22日,2022年哈尔滨市科技活动周线上启动仪式在云端举行。哈尔滨市委常委、副市长程晓明出席并致辞,...

广州全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以市域之治构筑平安之基

治大国如烹小鲜,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治国理政经验。治理广州这样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也要有如...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