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书写“美”背后的故事 甘肃青年作家创作20万字著作对话经典舞剧

  • 2022-03-12 18:40:47 来源:中国日报网

自费几十万元收藏1700余件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相关珍贵资料,同时遍访该剧相关亲历者、接力者、传承者和已故开拓者的子女,历经十载,著作终成。记者了解到,甘肃省兰州市青年作家陈晓斌撰写完成的《丝路花雨·诞生》纪实文学专著已于近日出版。

舞剧《丝路花雨》以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素材,通过复活敦煌壁画的舞蹈,用舞蹈语言讲述了盛唐时期波斯商人“伊努斯”与中国画工“神笔张”父女生死相助、患难与共的故事。

该剧由甘肃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诞生于1979年5月23日,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报春鸟”。《丝路花雨》首演至今,已出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2887场,观众超过400万人次,创中国舞剧之最。

“我只是一个文学和艺术的爱好者,缺乏专业的舞蹈艺术素养,对《丝路花雨》的理解和体会还很肤浅。但她实在太美了,她吸引着我窥探美的殿堂,让我聆听到交响丝路的天籁之音。”谈及创作初衷,陈晓斌说到,正是这部舞剧所展现出来的美,深深地吸引着他去探索舞剧创作背后的故事。

陈晓斌谈到,《丝路花雨》创作至今已过40余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早已成为民族经典舞剧、甘肃的名片,值得研究和发扬的地方有很多。并且他认为,在当今时代,舞剧的传播量是远远不够的,用多样的途径让传播它、推广这部舞剧很有必要。

再加之当初创作该剧的艺术家们,如今许多已退休、患病甚至去世。抢救发掘、记录他们的创作的过程、演出的故事、坚守的信念迫在眉睫。这些因素都让陈晓斌感到责任重大,对完成这部作品有着强烈的紧迫感。

由于不是舞剧诞生年代的亲历者,缺少现场经历,陈晓斌这个舞蹈专业的“门外汉”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为此,他广泛收集整理各类已出版的关于舞剧的资料,认真消化吸收。并且,他反复观看1982年电影版舞剧(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一点点领悟舞剧的魅力。同时,他与甘肃省歌舞剧团的老艺术家们取得联系,当面采访、深度挖掘了解舞剧创作情况,完善书稿内容。

在陈晓斌的工作室,有舞剧初创剧本、编导手稿、舞美设计原稿和初始录音,意大利演出宣传册、日本公演手册、泰国演出节目单、西安电影制片厂电影台本、年历卡、年画、小人书、明信片、火柴盒等藏品,这些都被他视若珍宝。

据了解,《丝路花雨:诞生》一书分为缘起、走过河西、遇见敦煌、敦煌新曲、复活壁画、呼之欲出、飞天起舞、进京会师、天降花雨、走向世界、敦煌舞蹈、花雨缤纷,共12章约20万字。

陈晓斌介绍到,这本书是目前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丝路花雨》舞剧创作全过程的专著。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标签: 背后的故事

推荐阅读

书写“美”背后的故事 甘肃青年作家创作20万字著作对话经典舞剧

自费几十万元收藏1700余件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相关珍贵资料,同时遍访该剧相关亲历者、接力者、传...

银川市疾控中心提醒:旅居这些地方请主动报备

目前,全球疫情仍呈大流行态势,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叠加流行的特点,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新挑战,疫情...

甘肃张掖甘州区:打响废旧农膜捡拾回收战 助力西北农村绿色春耕

2022年3月11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和靖安乡的的群众正在交售和捡拾农田内废弃的农膜。近年来,甘...

联合国粮农组织:俄乌冲突导致的全球粮食安全新形势

作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过去两年中,新冠疫情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了诸多挑...

迈出“宣讲”步, 将“两会”好声音传进辖区

为了使辖区百姓能够尽快了解“两会精神”,3月10日至11日,新疆喀什边境管理支队塔什库尔干边境派出所组...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