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漏损,是城市水资源节约的一大痛点。如何找出隐蔽在地下的“漏点”,减少泄露损失?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记者跟随中信工程下属中南市政院IT技术总监张辛平来到武汉街头,亲历AR找管。
到达位于中山大道与解放公园路的交叉路口,张辛平打开手机“中信智慧水务”APP,点开“AR找管”功能对准路面扫一扫,地表之下的输水管道便三维立体地呈现在眼前。“如果管网长期漏损得不到修复,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随着裂口逐渐变大,还会导致水管全面断裂、路面塌陷、居民停水等事故,这是对宝贵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张辛平告诉记者。
近年来,中南市政院通过管道检测、探测技术,DMA分区计量漏损控制技术等办法,进行管道更新与修复,而AR找管则通过精准定位管线,实时查阅管网材质、埋深、管龄、类型、流量压力等数据信息,第一时间监测到泄露等异常情况,对管道渗漏能做出快速反应,有效提升管道的运营、维护、修复效率。
“管控漏损,是智慧水务助力节水爱水护水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智慧水务,充分发挥我们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正在再生利用、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多方面发挥更多作用。”中信工程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杨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武汉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位于武汉南大门的江夏安然无恙。
“这几年,雨天、暴雨天都没有再出现严重积水,我们也不再担心下雨出不了门。”江夏纸坊城区居民王女士感慨道。为解决江夏城区防洪排涝问题,清水入江项目启动二期工程于2018年底建成投用,一方面通过港渠疏浚工程畅通现有行洪通道;另一方面新建大东港第二通道工程扩容城区行洪能力;同时,通过山洪外引工程让城区周边山洪绕行不进城。
按照规划,清水入江三期正在建设中,能够更高效防洪减灾的“厂站网湖一体化智能调度”将在三期建成后投用。“我们已依据区域标高、地形、雨量、河流等实际情况,‘量身’设计了管网和泵站,未来将通过对区域内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排水管网、调蓄池、湖泊河道等进行厂站网湖一体化调度,实现最优能力匹配,更有效地改善和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张辛平介绍,降雨高峰时,厂站网湖一体化智能调度将通过对全域流量、压力、水位的在线监测,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建立智能调度决策系统,辅助政府部门快速调度调蓄池、污水泵站及污水处理厂,实时对排水设施进行干预调配,让水流到它该去的地方。通过中南市政院研发的智慧水务平台,江夏将实现全区域、全系统、全过程一体化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告别暴雨时的“推窗看海”。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标签:
管网漏损,是城市水资源节约的一大痛点。如何找出隐蔽在地下的“漏点”,减少泄露损失?3月22日是第三十...
有人说,河流是城市的灵魂。一条河流,往往寄存着一座城市岁月的故事,安放着人们的生活。恰逢“世界水...
春寒料峭的三月,交加的风雨,骤降的气温,让人真切感受到了“倒春寒”的威力。但在南昌的疫情防控一线...
记者近日从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获悉,今年以来受多轮强降雨影响,2月我区郁江、柳江等五大流域来水,以...
3月22日,新疆博州边境管理支队温泉边境管理大队加肯布拉克边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来到博尔塔拉蒙古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