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北京发布科普读本《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 今年将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挂牌保护

  • 2022-03-28 18:43:02 来源:中国日报网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建筑,对保护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留存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意义重大。近日,北京正式发布《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公众科普读本,介绍历史建筑相关知识,提升公众保护意识,提出日常维护修缮的保护管理引导策略,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提供支撑。2022年,北京将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工作。

读本由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编制,主要包含“什么是历史建筑”“历史建筑的分类保护”“我能为历史建筑保护做什么”“历史建筑保护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如何活化利用历史建筑”等五部分内容,深入浅出,可读性强。

根据读本内容,“历史建筑”是指平面布局和建筑要素至今尚存,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且尚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挂牌保护院落、名人旧(故)居等。

2017年起,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会同市文物局、市住建委、市农业农村局成立联合工作小组,联合各区政府,开展历史建筑的普查与确定工作,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已分三批次公布历史建筑共1056栋(座)。2021年新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历史建筑纳入保护范围。

依据建筑形式、历史使用功能、建筑年代等,北京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其中合院式建筑约占49%、居住小区约占26%、近现代公共建筑约占14%、工业遗产约占10%、其他建筑约占1%。

据了解,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分布在11个行政区,未来将逐批公布更多、分布更广。目前,分布最多的三个行政区分别是西城区339栋(座)、东城区316 栋(座)和海淀区195 栋(座)。

既然名为“历史建筑”,原则上应为建成50年以上的建筑,在已公布名录中约占98%。不过,建成不足50年,但具有特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具有非常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建筑也可纳入历史建筑名录,包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历史建筑群、中国国家图书馆等。这些历史建筑时间跨度达700年,承载功能多样,建筑风格多元,是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历史建筑价值不只要看建筑年代,也要综合考量平面布局、建筑形式、有价值建筑构件、历史环境要素等能够体现历史建筑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建筑艺术价值的相关要素。举例来说,四合院的院落布局、建筑内部的特色装饰、影壁、假山石等都可能是历史建筑的价值载体。

对于公众而言,清晰明确的标志牌是识别历史建筑的重要方式。2021年12月底,北京市完成首批历史建筑示范挂牌,包括政协礼堂、民族文化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3栋(座)历史建筑,实现北京历史建筑挂牌“零”的突破。标志牌中央显示建筑名称,左上角附有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徽标,正下方显示建筑编号、公布时间及公布单位及平面示意图等信息。2022年北京将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挂牌保护工作。

除了挂牌保护,北京还按照“一栋一档”为历史建筑建立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历史价值、风貌特色、保护范围等,并详细记录具有保护价值的部位。保护历史建筑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公众可登录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网站下载读本,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

北京大学22/23/24号楼(2019年公布为第一批历史建筑,已挂牌)

清华大学新水利馆(2019年公布为第一批历史建筑,已挂牌)

北京建筑大学实验5号楼(2019年公布为第一批历史建筑,已挂牌)

民族文化宫(2019年公布为第一批历史建筑,已挂牌)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标签: 历史建筑 全面开展

推荐阅读

北京发布科普读本《认识身边的历史建筑》 今年将全面开展历史建筑挂牌保护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建筑,对保护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留存城市记忆、提升城市品质意义重大...

宁夏石嘴山“网上电网”助力一号工程高质量发展

宁夏石嘴山将现代畜牧业作为农业最强增长极,把奶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平罗县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

哇!柳州螺蛳粉酸豆角地方标准出自这所高校

3月22日,柳州市地方标准《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原料加工技术规程第4部分:酸豆角》正式发布,柳州螺蛳粉原...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中国最新规划出炉 能源转型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中国日报网3月28日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外媒表示,...

攻克我国围岩掘进难度最大铁路隧道 ——大瑞铁路杉阳隧道贯通 大理至保山段年内开通运营

中国日报网3月28日电(记者:郑伊然左兴东张伟明王鹏)经过建设者14年的艰苦奋战,中缅国际大通道重要组...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