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呵护“睛”彩,完美“视”界 10位沪上知名眼科专家为居家网课中小学生传授护眼秘笈

  • 2022-04-16 13:49:21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受疫情影响,上海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已经有一月有余,线上学习使得孩子们使用屏幕时间大大增加,儿童眼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眯眼睛、看不清东西、流眼泪、眼睛红、揉眼睛……

4月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起,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学科带头人范先群领衔,10位沪上知名眼科专家联名携手,为家长和孩子们带来《呵护“睛”彩 完美“视”界——居家网课,如何护眼?》专题节目,聚焦居家网课,眼健康保护策略;空中课堂,视疲劳解决方案两大主题,为同学们提供科学的眼健康保护策略。

保护大眼睛,拒绝“小眼镜”

上网课对儿童眼健康有哪些影响?范先群院士总结了“两多两少”,“两多”指的是居家上网课,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多了和近距离用眼多了。两少“指的是居家活动少和户外光照少。此外,疫情期间小朋友们也可能出现营养不均维生素摄入不足、焦虑等心理压力大的等问题,也对于眼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范先群院士提供了五个办法:第一,减少看屏幕时间。除了线上学习的时间以外,其他用途的看屏幕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要超过1个小时,这样可以尽量得减少总的看屏幕时间。第二,选择大屏幕大字体。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的电子产品,比如投影仪或电视等,少用iPad或手机,同时把字体调大。第三,课间休息眺望远方。也可以适当做一些室内运动、广播体操。第四,牢记三个一 。读书的时候眼睛离书本1尺、胸离桌子1拳、指尖距笔尖1寸,保持端正的坐姿。第五,科学用眼防制近视。对于已经近视的小朋友,我们要怎么控制自己的“小眼镜”加深呢?有个简单的“三个20”,每隔20分钟让眼睛休息,眨眼20次,向远处20米眺望。

空中课堂护眼有技巧

什么样的电子设备不伤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邹海东认为大屏幕比小屏幕好,观看距离电视、投影3米远,电脑50厘米远。对于什么样的台灯最护眼,邹海东表示,色温淡黄色更适合读写,桌面照度500-1000LX,显色指数高,无频闪。
充足的睡眠对防控近视也是非常有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主任柳林建议小学生要达到十个小时,初中生达到九个小时,高中生达到八个小时,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

眼睛干涩瘙痒时该如何处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激光诊治部主任朱煌提醒大家,居家学习的电子设备屏幕尽量选择大的。屏幕角度需水平以下15度,如果角度水平偏高,眼睛睁眼过大,容易引起眼睑暴露,泪眼蒸发过多,建议选用单支不含防腐剂的眼药水,有时需要用人工泪液,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湿毛巾敷眼。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近视的光学机理,并指出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患近视风险增高,他着重介绍了儿童近视的早期表现有眯眼、眨眼和揉眼等行为,家长要及时通过检查视力、准确验光、眼轴长度测量和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四个步骤,对孩子视力健康进行筛查和防控。

网络间歇的护眼法宝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王晓瑛建议孩子利用网课间歇10-15分钟,正确做好眼保健操,让眼睛休息

如何在网课之后让眼睛得到放松,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何鲜桂给大家支招,大家可以闭上眼睛,用热毛巾敷在眼睛上,有助缓解视疲劳,注意温度不宜过高。还可以在家里放置绿植,放松视觉。通过做家务和文体活动舒展身体,也可用明眸APP查视力档案,通过“沪眼”公众号获取护眼知识。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标签: 眼科专家

推荐阅读

呵护“睛”彩,完美“视”界 10位沪上知名眼科专家为居家网课中小学生传授护眼秘笈

受疫情影响,上海市中小学线上教学已经有一月有余,线上学习使得孩子们使用屏幕时间大大增加,儿童眼健...

金域近千名员工连续坚守核酸检测一线,累计检测超100万管

为了尽早发现潜在病例和潜在传播链条,肃清可能存在的隐患,目前广州市各区正结合各自疫情特点,开展区...

广东838个核酸服务点免费为货车司机检测核酸

记者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截至4月14日,广东已在高速收费站、服务区设置了838个核酸检测服务点,为...

汕头网警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安全、健康、文明...

田野间的一抹“藏青蓝”

人勤春来早,春耕农时忙。连日来,吉林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所属20余个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们走进辖区农户、田...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