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文脉流传数万年 ——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 2022-06-09 07:49:36 来源:中国日报网

考古成果:

通天洞遗址位于新疆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北一处当地人称“通天洞”的洞穴中。遗址自下而上可划分出旧石器—铜石并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连续地层,旧石器文化层中发现3个灰堆,出土器物和动物骨骼化石2000余件。灰烬堆积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暗示着通天洞应该是古人类的生活居住之所。测年显示遗址旧石器文化层年代为距今约4.5万年。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地层中发现陶、铜、铁器及石磨盘等遗物,并浮选出小麦、大麦、黍等农作物,其中黍是新疆最早的标本,大麦、小麦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标本。

专家点评:

通天洞遗址是新疆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遗址,将新疆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至距今4.5万年前后,为进一步探讨更新世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对构建新疆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入选时间:2017年

通天洞遗址为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地形多样,洞外水草丰茂,为古人类提供了优良的居住环境和狩猎场所。

考古队极为幸运的在遗址旧石器文化层中发现3个灰堆堆积,规整圆形,边界清晰。

通天洞遗址石制品种类十分丰富,有石核、尖状器等,总体显示出较明显的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特征,在国内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独特。

在青铜时代地层中,浮选得到了距今3500~5200年的碳化大麦、小麦颗粒,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标本,对研究早期社会人群的生计方式及农业交流传播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标签:

推荐阅读

文脉流传数万年 ——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考古成果:通天洞遗址位于新疆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北一处当地人称“通天洞”的洞穴中。遗址自...

煤火燃回春浩浩,炼炉照破夜沉沉 ——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考古成果:西天山伊犁河谷的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以世界上最早的燃煤遗存而闻名。遗址主要由居址区...

西安市经开第七中学首届“石榴花开”教学节活动圆满成功

近日,西安市经开第七中学第一届“石榴花开”教学节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本届教学节活动以“关注常规、促...

考生服务点准时“上线” 高新暖心护考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6月7日,2022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莘莘学子踏入考场,为梦想奋力一搏...

4个方面 84项重点任务 2022年西安高新区这样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记者从西安高新区获悉,为落实稳经济大盘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发挥营商环境对于稳经济保增长的支...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