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天天快播:聚焦农高会|这项成果为小麦治“癌”

  • 2022-09-14 19:45:00 来源:中国日报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月14日,第29届杨凌农高会种业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农高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康振生院士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生产上,小麦常面临多种病虫害的威胁,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其中小麦条锈病是危害小麦最重的病害之一,称为小麦的癌症。条锈病是全球性病害,我国一直是发病最重的国家。

众所周知,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有效的办法,但生产上条锈病防控中的最大难题是小麦品种抗性易丧失,导致条锈病频繁流行成灾。

传统上主要利用抗病基因赋予小麦抗性,这种抗性抗性强度好,在防控病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问题是,小麦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3-5年后就会丧失抗性,而通常培育一个品种需要8-10年,品种抗性丧失速度块于品种培育速度,这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培育持久抗病品种。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康振生院士团队克隆了全球首个小麦感条锈病基因,揭示了病菌如何操纵小麦导致感病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破坏病菌吸收营养,创制了持久抗病材料,这一研究今年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上,打破了传统上主要利用抗病基因育种的思路,为生物育种提供了新策略和新途径,被同行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提升种业原始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性突破。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标签:

推荐阅读

天天快播:聚焦农高会|这项成果为小麦治“癌”

9月14日,第29届杨凌农高会种业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农高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康振生院...

世界动态:外交部欢迎俄罗斯任命新任驻华大使

中国日报9月14日电(记者赵佳)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欢迎俄罗斯任命新任驻华大...

世界热资讯!香港再度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外交部:国际社会对香港投下的信任票

中国日报9月14日电(记者赵佳)加拿大智库弗雷泽研究所发表《世界经济自由度2022年度报告》,香港在165...

环球快报:织密发展“交通网” 铺就群众“幸福路”

2022年上半年,铁路发展稳中有进,有力服务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路物品才能流通。众所周知,铁路是国...

要闻速递:中国铁路助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

据报道,2022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加大建设项目复工达产力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3亿元,完成全年进度计划...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