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老旧小区改造、社会救助资金发放、老年人高龄津贴、人居环境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一条条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推向作为社会治理“神经末梢”的办事处和社区。加强对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是许昌市魏都区街道纪检监察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为答好这道必答题,魏都区纪委监委全力打造了四个试点办事处,积极探索城市街道纪工委基层基础“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新路径。通过试点先行,强力推进,坚持两手发力,创新工作机制,着力释放基层监督新动能,促进了街道纪检监察机构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两手发力,强化执纪保障。魏都区纪委监委制定印发《魏都区街道纪检监察基层基础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坚持软硬件建设两手发力,实现了“七有七规范”。在硬件建设上,魏都区委区政府对街道纪工委硬件建设、干部队伍配备、经费装备保障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了四个先行试点街道纪工委达到“七有”,有规范化办公场所、有统一化标牌标识、有配套办公办案设备、有三专两兼职工作人员、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宣传教育阵地、有每年4—10万元办公办案经费和车辆保障。试点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合理设置独立空间的8间功能室,配备了电脑、车辆等办公办案装备,具备了日常工作、信访接待、谈心谈话、走读式谈话、监控指挥的效能。
在软件建设上,注重了“七规范”,规范职责权限、规范制度流程、规范监督载体、规范监督形式、规范协作机制、规范干部管理、规范考核考评。针对各功能室职责任务,围绕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举举报受理处置、基层阳光公开、以案促改等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出台了《街道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规则》等9项协作区工作管理规则文件,形成了科学系统、规范有序、运作顺畅的制度体系。
完善机制,推进耦合监督。为破解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力量分散、人情干扰等短板难题,区纪委监委建立协作区监督机制,把全区13个街道划分为四个协作区,由四个监督检查室分包联系,并推行“1+4+13+N”工作机制,即1个专班统筹,4个监督检查室(协作区办公室)牵头,13个街道纪工委推进,N种监督方式和监督力量协同,形成“上下贯通、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整合力量,攥指成拳,同向发力,耦合监督,促进“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问题联解、监督联动”四效共振,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今年以来,采取集中会商、点题交办、交叉检查、协同办案等方式,各街道处置问题线索31件,立案23件2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人,同比增长230%。为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区纪委监委进行社保基金专项整治,四个协作区纪检干部和社区监委会成员全程参与,对相关责任人组织处理9人,党政纪处分5人,追回社保资金141.6万元。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在协同作战中实现了能力跃升。
智慧赋能,提质阳光运行。将民生大数据监管平台与清风魏都公众号连接,打造信息公开共享共治平台。群众拿起电话点击一键举报,就能对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进行举报投诉;通过“随手拍”板块,可随手拍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服务群众不作为、乱作为等“四风”行为,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监督权。为13个街道及26个社区配备平台访问一体机,实现线上、线下全面公开。每个街道纪工委开通云信访视频,“在线”远程信访、“在线”会商案件,抓早抓小。今年以来发放纪检信访举报宣传册3000余份,化解处理信访问题78件次,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守正创新,开创崭新局面。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是正风肃纪反腐的重要前沿力量,魏都区纪委采取全员培训、上挂下派、跟班轮岗等形式,切实让70名街道纪检干部在一线补短板、强素质、长本领。通过实行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成立督导组,督导观摩,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和工作互评,找差距,促进度,让监督在一线发力,提升最后一公里的监督成效。
下一步,魏都区纪委监委会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全面铺开推广,于年底前高质量完成全区13个街道建设任务,推动魏都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开创新局面,取得更大的监督治理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老旧小区改造、社会救助资金发放、老年人高龄津贴、人居环境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出台...
不负秋光,奋斗为先。10月28日,中建安装石化工程公司福海创改造项目脱汞单元装置迎来了旧址迎新的重要...
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河南新乡市牧野区新辉路街道西干道社区按照市、区创建“五星”支部引...
为进一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高效、积极、切实的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10月26日,河南省开封...
2022年10月27日下午,开封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卢捍卫在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石超亭同志的陪同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