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多举措推动松茸资源可持续利用

  • 2022-12-11 21:52:57 来源:中国日报网


(资料图片)

松茸(郭相 摄)

松茸原生境保护培育与扩繁促产基地(冯云利 摄)

松茸监测样地(孙达锋 摄)

省部级成果评价证书(供图)

云南野生食用菌多样性丰富,资源数量、产量、产值居全国第一,已知云南分布野生食用菌882种,占世界已知约2000种的44.1%,占中国已知966种的91.3%,被誉为“野生食用菌王国”。在众多野生食用菌中,被称为“菌中之王”的松茸,味道极其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国际上享有“天然营养宝库”的美誉,是一种珍稀的名贵野生食药兼用菌。

松茸对生长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需生长在无污染的松林下,出土前雨水必须充足,出土后光照条件适宜。期间,温度、湿度、土壤环境、病虫害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松茸的生长。

云南是松茸的主产区,迪庆、丽江、大理、保山、怒江、楚雄、昆明等多地均有分布,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由于可观的经济价值以及资源保护措施的不到位,被掠夺式开发,松茸原始生长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野生资源量急剧下降,有些地方松茸甚至濒临灭绝。2021年,松茸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行列。

只有保育促产与科学开发并举,才能实现松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99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于首次提出野生食用菌原生境保护培育的理念,后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多年来,以提升松茸原生境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目标,开展了松茸原生境监测及保育扩繁技术研究,为松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技支撑。

期间,研究所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占地面积达2500亩的松茸原生境保护培育与扩繁促产基地,构建了松茸保育促繁技术体系,制定了《松茸保育促繁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开展了系列松茸保育促繁与可持续利用培训和科普宣传。通过相关技术、规程的推广应用,原生境松茸自然产量提高15%以上,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云南食用菌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生态促繁技术应用》通过了省部级科技成果评价。(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标签:

推荐阅读

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多举措推动松茸资源可持续利用

省部级成果评价证书(供图)云南野生食用菌多样性丰富,资源数量、产量、产值居全国第一,已知云南分布...

【播资讯】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再签炼油化工大型合作协议

中国日报福州12月11日电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10日就福建古雷二期项目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二期项目计划建...

每日热门:宁夏银川 90个重点项目 503.3亿元投资额务实举措重经济发展

12月11日上午,宁夏银川市举行产业招商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签约大会,共签约光伏新材料产业园、光伏支架...

环球热讯:畅通出行!喀什恢复火车班次和多条航班航线

近日,新疆喀什火车站陆续恢复开行喀什至乌鲁木齐、和田等方向列车,喀什国际机场恢复多条航班航线,方...

天天新消息丨第一支,第一人,平潭国际旅游岛F4车手

中国日报福州12月11日电11日,F4平潭国际旅游岛车队成立。连日来,平潭赛车嘉年华精彩上演。与本次平潭...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