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科技兴农好典型:盐碱地改良迎丰收 世界时讯

  • 2023-06-12 18:56:38 来源: 中国日报


(相关资料图)

中国日报6月12日电 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严务乡小武村,通过在改良盐碱地上种植的240亩小麦亩产再创新高。严务乡通过引进暗管排碱技术降低土地盐碱度,提高土地质量,在今年夏粮丰收增产上交出满意答卷。

“盐碱地改良后的小麦产量每亩地能突破1000斤,按照现在市场价格计算,每亩地能卖1300元左右。”小武村种粮大户陈国红捧着金灿灿的小麦高兴地说。

盐碱地能打出千斤米,要是放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以前的小武村是有名的“十八苦村”,盐碱化严重,为在盐碱地上种植庄稼,老百姓采用传统“高抬田、深挖沟”的改良方法,效果甚微,还导致大田里沟壑纵横,耕地面积减少。“那时候一亩地能打600斤的小麦就不错。”说起之前,陈国红不住的摇头。

科技支撑效果好。根据水盐运动规律,在盐碱地铺设地下排灌管网,将土壤盐分充分溶解后渗入地下水体通过管道排走,快速降低土地盐碱度,耕层土壤含盐量由之前的千分之五到千分之八之间,降至目前的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之间,耕地质量提升0.5-1个等级,耕地质量提升了,粮食产量自然上来了。

指着田里运转的排碱泵,陈国红感慨,盐碱地改良后小麦亩产由800斤提升至1000斤,玉米亩产由1000斤提升至1400斤,亩产增收740余元。

粮食满仓,实现盐碱地增产增收突破制约因素是关键,庆云县从改良盐碱地上下功夫,以小切口撬动粮食增产。据了解,庆云县共计现改良盐碱地3.2万亩,新增耕地5000余亩,粮食年均增产达1000余万斤。

标签:

推荐阅读

科技兴农好典型:盐碱地改良迎丰收 世界时讯

中国日报6月12日电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严务乡小武村,通过在改良

世界速看:作业量超2万标箱!北斗让智慧港口更精准

中国日报6月12日电(记者赵磊)记者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获悉

周村区:“小巨人”撑起产业发展“大空间”_当前简讯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

第24届海创周将于本月底启幕

记者从中国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组委会获悉,第24届中国海外学子(大

大连三地入选全国“和美海岛”

日前,自然资源部公布全国33个“和美海岛”名单,大连市大长山岛和小长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