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世界说】美国枪支暴力幸存者:我们的“隐形伤口”永远无法愈合却被永远忽视

  • 2023-07-06 14:14:26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7月6日电 美国《国会山报》网站刊文《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涟漪效应》,作者是2022年7月4日美国伊利诺伊州“独立日”枪击事件的幸存者阿什比·比斯利(Ashbey Beasley)。

据报道,她曾经打断过田纳西州校园枪击事件的现场直播,愤怒地质问议员:“你们还不厌倦报道这些大规模枪击案吗?”她说,“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还在死去?为什么我们辜负了他们?枪支暴力已经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头号杀手。在议员们采取行动并通过枪支安全法之前,这些大规模枪击事件将继续发生。”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独立日”枪击事件发生一周年之际,她在《国会山报》网站发表文章,再次强调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枪支暴力给美国民众带来的难以磨灭的伤害。


(资料图片)

作者开篇先描述在遭遇枪支暴力之前她与儿子宁静平和的生活。二人悠闲地散步,将鹅卵石扔进池塘看着涟漪荡漾。然而,伊利诺伊州“独立日”枪击事件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再次将鹅卵石扔进池塘的时候,一串串的涟漪令作者想到的是枪支暴力的“后遗症”。

作者心有余悸地写道,枪支暴力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不仅仅是眼前震碎的玻璃和流失的生命,而是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幸存者的生活。每当枪支事件登上头条,出现在他们的信息流中,所有幸存者都再次感受到“余震”。作者无不哀恸地描述幸存者的心理:随时随地准备迎来下一次冲击,因为大规模枪击事件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

作者提出自己的困惑,为何在一次又一次的枪支惨案发生后,美国政府在控枪方面没有取得更大的进展?

作者写道,曾有共和党议员在她面前大言不惭地问道,AR-15类武器杀伤力最小,为什么要禁止呢?

作者称,他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同时,作者表示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存在是因为媒体和警察只关注“鹅卵石”和“水花”,并未注意到由此引发的一串串涟漪。简而言之,他们将幸存者的遭遇抛诸脑后。

作者认为需要改变现状。她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为例,描述了伊利诺伊州“独立日”那日的场景:成千上万的人在逃命,有的人躲在加油站或者是当地商店里几个小时,亲眼目睹了这场屠杀。城镇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人们痛苦的哀嚎。

作者回忆在枪支事件过后的一个礼拜,市中心熙熙攘攘的广场都被亮黄色的警戒胶带守卫着,餐馆和商店一片漆黑,空空如也。社区内鸦雀无声,幸存者难以返岗。每个人都怀着可能永远无法愈合的隐形伤口,小心谨慎地生活着。

然而,作者强调,幸存者本应得到关注的“隐形伤口”却被一再忽视。

作者称,得州罗布小学枪击案的报告只显示出该事件造成19名儿童和两名教育工作者死亡,却并未提及直接受到此次事件影响的其他550名学生及教职员工。作者认为如果是由龙卷风造成的伤害,该数字早已写入报告以突出破坏规模之大。

作者表示,忽视直接受枪支暴力影响的幸存者的伤害,不利于提高大众对枪支暴力伤害性的认识,使其难以真正了解枪支暴力伤害之大、破坏性之强。作者提出,如果不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受到枪支暴力伤害的个人,那么便无法真正了解到枪支暴力对美国整个国家的负面影响之大。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失望地表示美国政府和美国的立法者并未真正意识到枪支的危害,并再三强调枪支事件本身需要高度重视,同时,枪支事件过后所造成的“涟漪”也不容忽视!

(编译:王晔 编辑:韩鹤)

标签:

推荐阅读

【世界说】美国枪支暴力幸存者:我们的“隐形伤口”永远无法愈合却被永远忽视

中国日报网7月6日电美国《国会山报》网站刊文《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涟漪效

和评理 | 拜登政府应采取实际行动,保持中美关系改善势头 每日快报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将于6日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此访有望有助

【世界说】美国独立日周末发生16起大规模枪击 欢喜假期变最危险的日子

中国日报网7月6日电据英国《卫报》网站5日报道,美国独立日周末,全美

焦点消息!焦作市马村区举行防汛综合演练

以练备战,筑牢防线。7月3日下午,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举行防汛综合演练

党建引领促发展 银企共建践初心_每日速讯

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银企全方位合作,中建信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