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日报7月11日电(记者 张威)7月11日,北京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探访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入地项目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
7月11日,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入地改造段,工人操作“运河号”盾构机。中国日报记者 张威 摄
当日上午十时,随着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刀盘完成最后1mm的推进,盾构机顺利到达接收井,标志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东线盾构机即将接收,我国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双线即将贯通。
7月11日,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入地改造段,工人操作“运河号”盾构机。中国日报记者 张威 摄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全长约16公里,包括直接加宽段和入地改造段两部分。其中,入地改造段以盾构隧道施工为主,全长约7.4公里,是国内在建最大、最长的城市地下公路盾构隧道。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完工后,北京城市副中心12条规划道路、5条现状道路将实现东西向贯通,将有效缓解东六环交通压力,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
7月11日拍摄的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入地改造段。中国日报记者 张威 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预计2024年12月底完成结构施工,2025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7月11日拍摄的施工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中国日报记者 张威 摄
7月11日拍摄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展示。中国日报记者 张威 摄
标签:
中国日报7月11日电(记者张威)7月11日,北京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
7月10日,记者从三亚育才生态区获悉,该区工委、管委作出部署,对全区1
为了引导和带动广大职工群众的学习,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进项目、进
7月9日,室外热浪滚滚,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振华石油化工75万吨 年丙烷
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扬·奥贝里7月10日在《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