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机制特点

  • 2023-07-31 22:00:0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日报北京7月31日电 北京时间7月29日,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发表由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前沿所等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通过FAST"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优先重大项目开展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针对河内快速射电暴磁星SGRJ1935+2154的多波段观测,揭示其射电脉冲星辐射相。团队通过对比脉冲星辐射和其X射线辐射轮廓相位,发现其所发出快速射电暴爆发与脉冲星脉冲具有不同的相位分布,快速射电暴发生的相位更为随机。该工作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爆发现象与射电脉冲星辐射可能存在物理机制上的不同。

快速射电暴一般是来自宇宙深处其他星系的毫秒级极亮射电爆发。目前全世界的射电望远镜已经发现了成百上千例这样的爆发,其中数十例还会重复爆发。FAST针对FRB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观测,揭示了一部分FRB的能量特点和偏振特性。但是,FRB产生的具体机制和起源天体仍然是目前天体物理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SGRJ1935+2154是一颗位于银河系内的磁星。它在2020年4月28日发生了一次磁星爆发,同时地面射电望远镜捕捉到来自此磁星的一个极亮的射电爆发。该磁星的射电爆发已经达到某些河外FRB的亮度,因此被认为是第一例来自于银河系内的FRB现象。在2020年以后,该磁星还零星发生过几次类似FRB的较亮的射电爆发。这些来自磁星的极亮射电爆发为我们研究FRB的产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FAST优先重大团队在2020年10月针对SGR J1935+2154进行了一个月的监测,并成功探测到该源的脉冲星单脉冲辐射。虽然比快速射电暴暗了约10个量级,该源的射电脉冲星相辐射具有很好的规律性,其脉冲产生的区域只占总旋转相位的不到7%。并且,通过同时X射线观测,团队发现射电脉冲星相的辐射和X射线的轮廓峰相位相反(如图1所示)。这一点和其他类FRB爆发的相位不同,FRB爆发倾向于随机分布。这个发现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的产生机制很可能与脉冲星辐射不同,它们发生的时候可能伴随着可以破坏磁层稳定结构的爆发性过程,因此它们可以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旋转相位(如图2所示)。这一结论对于理解和建立FRB产生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很好解释为何重复FRB很少展现出显著的自旋周期性这一问题。

标签:

推荐阅读

多波段观测揭示磁星快速射电暴机制特点

中国日报北京7月31日电北京时间7月29日,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发

“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版权贸易交流会在济南举办

7月28日,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承办的“开放合

112座5G基站已覆盖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场馆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将于2023年11月5日至15日在广西举办,据悉,

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视听公益广告大赛结果在柳州揭晓

7月28日晚,“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视听公益

今年以来云南文化和旅游经济稳中有序持续发力

7月30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2023年全省旅游经济发展新闻通气会。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